毛泽东:开国领袖的“农民英雄”梦想

来源:信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斯达 余晨 时间:2020-12-25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引领着时代前进。毛泽东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为国家走向富强工作到最后一息。

  在毛泽东少年时的乡村生活中,如饥似渴地读书让他心中出现一种渴望。那就是渴望中国历史上能够出现一名“农民英雄”,这也是他早年的“英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早年生活,回顾他与父母的情感生活和早期的思想成长过程。

  16岁之前,毛泽东从来没有离开过韶山冲。

  1902年春,毛顺生把9岁的儿子送进了离家最近的私塾读书,这个离家二百米的私塾,是毛泽东读书生涯的第一站。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毛顺生因为自己读书太少、文化根底浅的缘故,在一场关于椿柴山公案中败诉。这事给毛顺生的震撼很大,他发誓要让儿子读书,“可以帮他打赢官司”,给自己争口气,支撑门户。

  但令这个农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读了书以后,竟然引经据典地来反对他这个父亲!从因为带领同学去池塘游泳而顶撞塾师,受到父亲的责骂离家出走“罢课”;到父亲当众责骂他“懒惰无用”,再次离家并引经据典地说:“经书上说‘父慈子孝’,可见‘父慈’在前,‘子孝’在后,哪有父不慈而子能孝的呢?”最后仅勉强地“只屈一膝下跪”向父亲道歉。“叛逆”的精神在13岁的毛泽东心中已经像越冬撒下的小麦,开始迎接春天。面对这个既聪明又顽皮的儿子,毛顺生有些无奈。渐渐地,他明白了靠拳脚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管教儿子已经不合时宜。

  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离经叛道的反抗精神的毛泽东,对这种私塾封建式教育难以接受,再加上父亲让他读书的初衷基本已经实现,他完全可以胜任父亲交给他的“记家账”的任务了。不久,毛泽东干脆停学,“开始在田中做长时间的工作,帮雇工的忙,白天完全做着大人的工作,晚上代父亲记账。”

  虽然人离开了学校,毛泽东仍然如饥似渴地“继续求学,找到什么书便读,除了经书以外”。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十四五岁的农村伢子毛泽东在读书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不是仅仅沉浸在《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传奇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的表面。“有一天,我在这些故事中偶然发现一件可注意的事,即这些故事中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这件事使我奇怪了两年,于是我便分析这些故事的内容。我发现这些故事都是赞美人民的统治者的武士,他们用不着耕种田地,因为他们占有土地,显然是叫农民替他们工作的。”这样的阅读和独立思考,对于毛泽东后来数十年特别是游击战争初期的军事生涯,以至中国革命的最后成功,都是有着启发和帮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在他十四五岁时的乡村生活中,他是渴望着中国历史应该有一位“农民英雄”的出现,而他自己或许也开始在心中埋藏了一个“英雄”的梦想。

  男儿立志出乡关

  16岁的毛泽东在母亲的支持下,终于复学。就在这个时候,当地人民“造反”不断,同样也波及韶山这个偏僻的山沟沟。毛泽东家因为父亲毛顺生的经营,已经成为韶山冲的“大富”,因此也成了“造反”的对象。毛泽东回忆说:“我的父亲是一个米商,他不顾本村缺少粮食,将许多米由我们的乡村运到城里。其中一船米被穷人劫去,他气得不得了。但我对他不表同情。同时,我以为村人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毛泽东和父亲的主要矛盾就在这里。他与母亲之所以能结成“联合战线”,更多的还是因为“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显然,毛泽东更热爱也支持母亲。而母亲的优秀品德也给了儿子深刻的良好影响。

  在毛泽东17岁那年,他作出了决定人生命运的第一个重大选择——去东山小学读书。临行前,毛泽东偷偷地抄改了一首“立志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送给父亲。他似乎是在向父亲立下“军令状”,表达自己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信心决心,又好像是希望父亲相信他这个儿子将来一定会给他争气,一定会功成名就。毛泽东这么写道:“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在这个新学校,毛泽东才知道朝代已经变了。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听到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叫美国;还在一本叫《世界大英雄传》的书中,知道了“拿破仑、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及林肯”。毛泽东在这本书上加了许多圈点,其中最钦佩华盛顿,经过八年艰苦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

  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只读了半年,他“开始渴想到长沙去”。于是,毛泽东请求国文教员贺岚岗介绍他前去。贺老师欣然答应。

  如果说,到东山小学读书使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呼吸到时代的新鲜气息的话,那么,他走进长沙,就已经直接地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1918年6月,25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两个月前,他和蔡和森等人发起建立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成立,不久又开会决定学会会友“向外发展”的问题,应尽力推行留法勤工俭学。月底,他收到已经到北京的蔡和森的来信,告诉他,已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老师“希望兄入北京大学”。七月,蔡和森再次致信毛泽东,催促其尽快赴京。

  远游有方立潮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母亲文素勤已经患病,毛泽东决定回故乡看看母亲。1918年8月初,毛泽东从韶山冲和唐家圫匆匆探望了病中的母亲,很快就回到长沙做前往北京的准备工作。临行前,毛泽东在长沙给自己的两个亲舅舅写了封家书——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

  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忽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此行专以游历为目的,非有他意也。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护送之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甥叩

  在信中,毛泽东隐瞒了北京之行的真正目的。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毛泽东在这里善意地撒了个谎,或许是为了安慰母亲,以免卧床的慈母为儿子的远行操心,好安心养病。在信的末尾还写上了接母亲到长沙治疗的建议,润连,就是毛泽东的大弟弟毛泽民。

  1919年初,所有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出国手续都已经办好。3月12日,因为母亲病重,毛泽东决定辞职回家。

  毛泽东一到长沙,就开始主持新民学会会务。这时,母亲在弟弟泽民和泽覃的护送下来到长沙诊治。毛泽东一边忙着教书,一边忙着组织搞爱国运动。工作的繁忙自不必说,但毛泽东还是尽力抽出时间陪同母亲去看病,四处求医问药,在二十多天里,他“亲侍汤药,未尝废离”,竭尽人子之责,孝敬可亲可敬的母亲。母亲患的是淋巴腺炎,在毛泽东的照料下,“病状现已有转机”。

  毛泽东知道,对于52岁的母亲来说,从遥远的韶山来到省城长沙,机会难得。恰好大弟弟泽民和小弟弟泽覃也都在这里,毛泽东便带着母亲和弟弟们一起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母亲坐在椅子上,慈眉善目,安详和蔼,端庄大方,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三个儿子分立母亲的两侧,这个时候,毛泽东26岁,毛泽民23岁,毛泽覃14岁。而这张照片也就成了毛泽东一家最早的照片,也是兄弟三人唯一的合影。然而,让毛泽东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他和母亲的最后一次相聚。

  10月5日,母亲病逝。噩耗传来,晴天霹雳。毛泽东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活动,带着在修业小学读书的小弟弟泽覃,回家奔丧。回到韶山冲,母亲两天前就已经入殓,毛泽东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大弟弟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喊着他的名字。毛泽东闻言,心如刀绞,悲痛至极,热泪长流。跪守慈母灵前,母亲的音容笑貌恍然眼前,清晰可见,思绪万千,在闪烁昏黄的油灯下,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长的一首诗歌《祭母文》。

  母亲的病逝是毛泽东26岁的生命年轮里最为痛心疾首的事件!毛泽东曾在写给新民学会的老同学的信中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后来,仍然沉浸在失去慈母之痛中的毛泽东给他的好友邹蕴真写信,对母亲的高尚品德仍念念不忘。他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而他的母亲就是最后这一种人。

  失去了母亲的毛泽东,这时更加感到“生前不孝死后孝”的遗憾,为了弥补自己“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他将克勤克俭的父亲接到长沙小住,尽一尽作为儿子的孝心。尽管他们父子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十分好,但这“代沟”在亲情纽带中又算得上什么呢?父亲的严厉,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爱呢?

  1920年1月23日,在母亲去世才三个半月的时候,父亲也因患急性伤寒医治无效病逝。而就在六天前,他的恩师杨昌济也在北京病逝。短短三个多月,毛泽东接连失去三位亲人。

  但毛泽东这个独立、不羁、叛逆的热血青年,依然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英雄气,在湖南这片热土上向世界提出了一个中国式的反问——“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1年春节,毛泽东作出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决定——举家迁往长沙。这天晚上,毛泽东召集二弟泽民、小弟泽覃、继妹泽建和弟媳王淑兰等,畅谈家庭和国难当头、民生多艰等情形。毛泽东作为大哥劝泽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走向社会,参加革命,舍家为国,舍己为民。他说:房子可以给人家住,田地可以给人家种,我们欠人家的钱一次还清,人家欠我们的一笔勾销。就这样,毛氏四兄妹从韶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韶山也因此为中国革命贡献出了叱咤风云的毛氏三兄弟。

  晚年再回韶山冲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他的故乡韶山冲。革命事业早已成功,他和战友们一起亲手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再过三个多月就要过她的十周岁生日。毛泽东站在故居中后人悬挂的他的父母的照片前,久久伫立、凝望了好一阵子。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爬到南岸对面的一座松青柏翠的小山上。这座名叫楠竹的小山坡上,安葬着毛泽东的父亲母亲。毛泽东随手折下一枝松枝,向父亲母亲三鞠躬,嘴里默念:“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们来了!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后将松枝插在父母坟墓前的泥土上,作为祭奠。

  当天晚上,毛泽东住在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嘴里念念有词,黎明即起,作《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本篇图文摘编自《毛泽东家风》、百度网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