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体局着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来源:信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斯达 刘方 时间:2020-12-09

  面对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点多人少,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创新管理,大力实施“特岗计划”,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造就一支“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特岗教师队伍,推动全市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创新工作方式,确保教师招得来。市教体局按照《信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建立了乡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推行“退一补一”政策,做到有编必补,持续补充。积极向省教育厅申请增加“特岗计划”指标,11年来共招聘15382名特岗教师,占全省特岗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全市农村专任教师总数的51%,承担着60%以上的工作量,受益范围覆盖1506多所农村学校。探索建立县域内教师编制随生源流动机制,缩短编制调整时间,盘活教育编制资源。探索出适合信阳实际、行之有效的“市级笔试+县级面试+校级聘用”的招聘模式,市级笔试由市招办组织,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组织实施;面试环节严格审查报名资格,异地抽调评委,现场抽取面试试题,全程实行无死角监控。11年来,全市特岗教师招聘工作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结合农村教学实际,探索制定了《信阳市特岗教师招聘工作递补办法》《信阳市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紧缺学科调剂办法》,有效预防特岗教师流失。同时,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了农村体音美教师学科结构。

  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留得住。市教体局积极落实特岗教师与当地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政策,按照规定为特岗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确保特岗教师“五险一金”全部落实到位。从2011年开始,全市共投入资金2.5亿多元,在各县区412所学校建设了教师周转宿舍,配齐生活基本设施,做到通水通电通网,特岗教师拎包即可入住,安心扎根农村。不断完善教师帮扶机制,让走访慰问特岗教师成为常态化,认真落实定期对特岗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安排休养等规定,保障身心健康。与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开展鹊桥会,积极为未婚教师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做好“娘家”人。制定地方配套“暖心”政策,实现全省“三个率先”。率先制定了《特岗教师管理办法》,确保服务期满入编入岗。近年来,为10552名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办理了入编入岗手续,特岗教师留任率达到92%,入编率100%。率先制定了《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调剂办法》,在全市范围内为1100名家在异地、夫妻双方两地分居、独生子女父母生病需要照顾等存在实际困难的特岗教师办理了调剂入编手续。率先推行“县来县去”“乡来乡去”政策,制定《特岗计划管理办法》,坚持岗位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做到透明分配。

  精准施策激励,确保教师教得好。市教体局实施新入职、特岗专项、名师引领“三大工程”。开展120学时的入职岗前培训,帮助新任特岗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建立特岗教师“老带新制度”“青蓝工程”,帮助特岗教师克服教学中的实际困难,逐步成长;强化专业化发展培训,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的五级联动教师培训机制为依托,以名师引领实施培育工程,培训特岗教师35000余人次,提升了特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模式,构建农村高层次骨干师资培养体系。目前,全市有153名特岗教师通过进修取得硕士学位。建立特岗教师考核档案,设岗学校负责试用期半年考核和学年度考核,设岗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当地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特岗教师直接认定职称,对表现突出的创造晋升机会,任命其为学科带头人以及教研组长、主任和校长。全市每年表彰300名优秀特岗教师,县区出台多项教师表彰措施,给予5000元至2万元的奖励。在师德报告团和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等工作中,深入挖掘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重点宣传,树立榜样。通过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我的特岗生活”等评选活动,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宣传,为特岗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让特岗教师体现自我价值。(信阳日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冯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