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来源:信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斯达 王菁菁 时间:2020-07-31
  “牵手”传递温度
  ——市民政局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纪实

  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童心伴军魂,争做接班人”红色主题系列活动。李 郑 摄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近年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实施“牵手计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政府“牵手”社会组织,孵化专业队伍
  我市不断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和孵化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近3年共投入资金近300万元,支持社区未成年人场所建设和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这项工作已在市中心城区和潢川县、光山县、商城县、固始县、新县、淮滨县等6个县成功实施,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安全知识防范、心理关爱疏导等活动。目前,由市民政局孵化出的“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在链接浙江星创公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向阳花教室”美育公益项目、“雏鹰计划”留守儿童教育项目,助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组织“牵手”社区,提供专业指导
  在市民政局的引导和扶持下,一批专业的社会组织纷纷投入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为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活动提供专业的服务。
  2020年,市中心城区首批36家社会组织牵手40个社区,指导社区开展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儿童关爱为主题的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社会组织牵手社区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近130场次。
  专业社工“牵手”家庭,释放关爱温度
  专业社工和家庭建立联系,助力政府打通关爱服务未成年人的“最后一公里”。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策保障范围是今年民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过程中,专业社工和儿童福利主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办理证明材料的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服刑人员子女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奔波于各个部门办理证明材料完成资格认定。目前,全市已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21人,享受到每人每月950元的基本生活费救助。
  实施“牵手计划”项目以来,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全市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壮大,专业社工力量和社会组织活跃在全市儿童关爱保护一线,“牵手计划”实现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儿童之间的有机结合,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儿童沐浴到党的阳光。
  红色经典润童心
  ——市妇联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市妇联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好家风传承教育活动。任玲玲 摄
  近年来,市妇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精心打造“大别山儿女家风传 红色经典伴童年”工作品牌,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筑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红色书画缅情怀。今年“六一”,市妇联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儿童书画作品线上展播活动,吸引了全市广大少年儿童踊跃参与,活动征集书画作品500余幅。孩子们用手中的笔尽情地抒发童心向党、永跟党走的心声,培养全市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红色经典润童心。世界读书日期间,市妇联开展了“共读红色经典,一起快乐成长”亲子读书线上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热烈响应,活动共征集优秀视频120个。通过亲子共读重温了革命年代的红色故事,在学习党史国史过程中汲取红色营养,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
  红色基地受教育。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市各级妇联依托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开展宣教活动,先后组织家长和孩子到邓颖超祖居纪念馆、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358社区家风馆、市检察院家风馆参观,学习革命先辈家规、中华经典家训等,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全面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伟人严谨、无私、博爱的持家之风,以及新时代家庭和谐、开放、包容的理家之道。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参观活动350次,12万名家长和孩子接受了红色传统教育。
  红色家风代代传。市妇联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巡讲进社区、进机关活动,组织召开“大别山女儿家风传 红色经典伴童年”信阳市好家风好家训座谈会,会上最美家庭代表分享了家庭和谐秘籍,专家学者提出家风传承的真知灼见,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征集一批红色家风故事,举办好家风故事分享会,邀请老党员、老模范,到社区家长学校为家长和孩子们讲述大别山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让大家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自觉树立良好家风,以实际行动当好红色基因传承者、实践者。去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好家风座谈会、报告会256场,有10万家长和孩子聆听受益。
  红色文化育新人
  ——市教体局打造“弘扬大别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品牌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羊山新区一小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冯康松 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全市教体系统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为指导,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争做红色传人。
  开展“红色”研学,创设“行走的课堂”。我市教体系统认真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和省、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要求,市教体局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探索,于2018年暑假,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举行了全市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夏令营暨研学旅行活动启动仪式。2019年11月召开了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现场会,组织了经验交流、专家培训。在市级引领下,各县区积极行动,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目前,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覆盖率100%,每年参与学生10余万人次。通过研学旅行,促进了青少年开阔视野、磨炼意志,加深了青少年对党的认识,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感,有效增强了我市立德树人工作成效。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全市教体系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基础性工程,抓早抓小,常抓不懈。并与 “弘扬大别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有机融合,在红色教育中加深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编印校本教材,夯实课堂教育阵地。市教体局投入资金5.8万元,编印了1.4万本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读本,分发到中心城区54所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教育。以点带面,全员覆盖。按照工作部署,全市2400余所中小学同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校园、教室张贴核心价值观“24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充分运用班队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读书活动等途径,让学生熟知, 全市100余万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认同率达到100%。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市教体系统以“弘扬大别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人生航向;“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教育青少年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青少年明德向善,每年受到省级表彰30余人次,市级表彰200余人次;经典诵读,读出了对英雄的崇敬、对先辈的爱戴;优秀童谣征集传唱,唱出了心声,唱出了未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赛出了革命精神,赛出了理想信念;思政优质课比赛,吸引3000多名教师参赛。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新时代好少年”等实践活动。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感悟,在学习中传承,把红色基因融入了血脉,把大别山精神装进了脑海,加深了对大别山精神的认知,增强了践行大别山精神的内驱力、主动性。
  建设教育实践基地。我市各县区建设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近680万元改善条件、支持开展红色教育。顺应研学需求,大力实施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结合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定建设标准,打造了一批以革命纪念地、旅游景区、博物馆、校外活动中心、生态示范园、美丽乡村等为主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信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一期工程已完工,2018年年底开营以来,已接待50所学校20000余人次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一批新的实践基地正在不断建设完善中,这些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充我市的研学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视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下一步,市教体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把信阳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源头活水,不断注入青少年的心灵,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的情怀,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市文广旅局“童星艺术课堂”走进社区

  市文广旅局“童星艺术课堂”走进基层。刘永忠 摄
  近日,市文广旅局“童星艺术课堂”志愿服务团队先后走进平桥区平电社区和平湖社区,组织举办义演活动和艺术培训教学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小朋友欢迎。
  据了解,该局“童星艺术课堂”是专门针对全市儿童、青少年开设的校外教育辅导活动,是公益性免费文化服务项目。“课堂”由市文广旅局牵头组织筹划,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和各县区相关单位同步组织实施,开设有形式多样的少儿文艺、传统文化、非遗等8个门类培训教育,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艺术修养、综合素质。
  每年授课培训时间从7月第一周至8月最后一周,授课教师由市文广旅局系统文化志愿者、市内知名教师以及外聘教师组成,针对年龄跨度不同,每个培训专业分为大、小班制,上课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我市青少年暑假生活。自2011年开办至今,已连续举办9年,全市累计参加“童星艺术课堂”培训教育活动1.3万余人次。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童星艺术课堂”从室内走到室外,从集中定点授课改为文化志愿服务,采取对外送文化、送课程的形式进行。截至目前,已到全市70多个社区(村)开展演出和文化培训活动,参与群众近万人次。
  近年来,市文广旅局注重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在开展文化品牌活动中注重加强未成年人爱国思想和文明素质培养,并常态化开展校园周围文化市场整治,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来源: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