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淮滨这位穿便装的兵哥哥“家庭背景”不简单

来源:信阳文明网 责任编辑:黄斯达 朱媛秋 时间:2023-03-30
  “接到电话后,我还以为李浩然犯了什么错,紧张得不得了。”3月24日,李浩然父亲李强接受记者采访时,玩笑似地说道。当得知孩子的勇敢举动后,李强更是一脸欣慰:“不愧是我们老李家的孩子。”



  李浩然:偶遇群众昏迷果断伸出援助之手

  2月25日晚7时许,休假在家的李浩然驾车途经公交站时,突然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倒地不起,他便立即下车查看情况,发现该名男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危急关头,他利用部队所学对患者进行紧急施救,等待男子意识恢复后,他又将其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并垫付了1000元医疗费用,当从医生口中得知患者无生命危险后,便悄然离去。

  被救男子简军,前期因脑梗留下后遗症,导致突然昏厥。获救后,简军家人调取医院监控,通过当地论坛转发救人视频寻找恩人,经过多方找寻后,得知李浩然为一名现役军人,正在北京卫戍区某团服役,便与当地人武部取得联系,最终被救者简军如愿见到李浩然的家人,并向他们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医生说我这种情况,三千例中可能只有一例能像我现在一样这么正常,主要原因还是救治及时。如果不是浩然紧急救助,说不定命都没了……”被救者简军诚恳地说道。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先救人,群众有难出手相救,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本分。”面对大家的夸赞,李浩然始终觉得受之有愧。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源于内心忠诚担当。据了解,李浩然的爷爷和大伯都有从军经历,在红色家风影响下,李浩然传承了助人为乐、忠诚奉献的优秀品格。

  “我爷爷是一名测绘老兵,51年就参军了,大伯也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从小听着他们从军的故事长大,参军报国、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早已在心里扎了根……”

  爷爷李金荣:第一代测绘兵的“苦”与“劲”



  1951年7月,年仅15岁的爷爷李金荣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从息县乌龙集区中学应征入伍,参加军干校。

  由于曾上过中学,加上当时总参测绘局刚好要招一批有文化的技术兵,李金荣便被特招进入大地测量队,跋山涉水为国家绘制地图提供可靠数据。

  “要说最遗憾的事,就是没能真正的上过战场。”年近90的李金荣说起话来依旧中气十足,看着地图能准确地说出每个点的名称。“年纪大了都记不住了,以前每个地级市在哪,我不看地图都能说出来。”

  测绘兵是负责地形测绘的兵种,这不是普通的绘制地图,更是一个需要勇气和信念的事业。

  1952年,李金荣奉命随队伍前往山东进行勘测,当时沿海部分岛屿还没有我国自己绘制的详细地图。

  “当时正值冬天,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山峰比较陡峭,上下不容易,所以到达山顶后不测量完仪器都不能带下来。”正值青年的李金荣怀着一腔热血主动要求留下来看守仪器,看着他决然的眼神,大家纷纷把自己的大衣脱了下来,盖在李金荣身上。

  可是等到第二天上山时,李金荣还是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他还是乐呵呵地和大家说道:“机器没事。”

  “那时候虽然辛苦,但很有干劲。”回忆起过往的经历,李金荣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当时吃的馒头基本都是凉的,我们就用火‘燎’一下,黑黢黢地往身上擦擦就塞进嘴里了。一个月的测绘任务完成后,身上都脏兮兮的。”

  1956年李金荣考入总参测绘学院学习,其间曾前往福建前线备战。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测绘人才。1971年军转干,分配到淮滨县供销社工作,直至退休。

  李金荣一生与测绘相伴,靠着对信念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本色,走荒滩,登峭壁,李金荣用“铁脚板”测出精确数据,用一张张地图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



  大伯李勇:与死神掰手腕的排雷尖兵

  在军人父亲的影响下,李浩然大伯李勇于1979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信阳出发,乘坐闷罐火车直达云南边防,经过三个月的战前紧急训练就参加了边防沿线的大小阵地收复战斗。

  “当时在边防前线,侦察兵被称为‘刀锋利刃’,我们工兵则被称为‘利刃锋尖’。作战前工兵的开辟通路是整个战斗冲杀的重要环节。”

  1981年5月,在云南边防要地“扣林山”收复战斗中,李勇所在连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随后的防守作战中,本着和平守卫边防的仁爱之心,他们还清除了阵地周边的地雷,增设了铁丝网作为防御设施。

  “在清除地雷时,因为阵地处在两国交界处,山高林密,敌人经常放冷枪打冷炮,我连伤亡很大。我排一班副班长被一颗爆炸的地雷炸落到了阵地下面的敌军方向,敌人采用点射的方式,对我方施救人员进行狙杀。”看着伤员断肢流血的惨状,李勇果断冲下阵地,一把背起伤员左右腾挪躲避敌方子弹,最终将伤员成功带回。

  过程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其中的危险与苦难却不足以言表。

  在同一阵地上,几天后该连三排又一战士罗富平,在阵地前沿敌人方向被炸断肢,也是李勇背上阵地的。

  “罗富平战友在后方医院治疗时没有抢救过来,因失血过多,牺牲在医院里。临终前告诉来看他的妈妈,是河南的大个子李勇把他背回来的。”说起这件事,李勇眼角都有些湿润。

  这次进攻防御战,历时数月。在进入阵地的第一天,李勇就排雷三十七颗。十几天后,李勇所在小队一行六人在扣林山主峰和三十号阵地的接合部,被敌人发现。并被敌人发射的三发炮弹击中,六人全部受伤,其中四人送到了野战医院。李勇和贵州籍战士曾令国则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完成战斗任务。

  “当时我耳朵被震出血,时不时地耳呜,现在还有耳鸣杂音等症状。”撤下阵地后,李勇获得了独立师通令嘉奖,边防团通令嘉奖,火线入团,集体三等功等荣誉。

  退伍后,李勇始终将这段经历当做一生的财富,并向自己的侄子李浩然传输着“从军报国”的思想。

  李浩然小时候,李勇就经常带着他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祭奠战友,看着威严庄重的烈士陵园,李浩然参军入伍的心更加坚定了。



  赓续血脉传薪火 三代从军志不渝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明白军人对男儿真正的意义。”刚入伍时,李浩然作为大学生士兵,虽然学过武术,但是在训练方面基础弱、底子薄,甚至还不如年龄比他小的同年兵。

  那段时间,每晚他都夜不能寐,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不过想起爷爷和大伯的经历,他觉得这点苦难都不算什么。

  从此,他下了更大的决心去磨砺自己。既然基础差,那就只能付出更多。苦心人,天不负。在他的努力下,各项训练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并先后担任连队理论骨干、应急分队救护组组长,还在师新训骨干集训中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和“训练标兵”。

  坚守初心,不忘来路。身为一名“军三代”,李浩然毅然接过爷爷和大伯的接力棒,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用自己的满腔热忱报效祖国,把青春奉献给军营。



  一颗军心,跨越半个世纪,成为这个家庭的精神底色,李金荣、李勇、李浩然……他们虽然处在不同时代,却有着相同的信仰和情怀。



  李浩然的老家河南信阳位于大别山区,这里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里“28年红旗不倒”;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的落脚地……无数英雄儿女胸怀理想信念,投身革命洪流,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伟大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精神。

  在大别山精神辉映下,一群群“李浩然”们正矢志不渝献身国防,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